当前位置: 首页>关注 >

视频|修修补补,雕雕琢琢,他把“破烂”卖到了全世界

2023-04-27 19:17:25 来源:农村大众

01:06

旧桌椅、烂箱子、破马灯,各种老式油篓子、纺线车、竹簸箕,老房梁、旧楼梯、黑船木,难以计数的各式各样的老旧生活物品、生产工具等等,堆满了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3个大库房两个大车间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走进刘甲长的老旧物品收藏库房,看到眼前堆积如山的老旧物品,时间恍如回到了过去,甚至是古代。而到修理车间走一走,看到经过一番整修,“破烂”物件又重焕光彩,人们又忍不住啧啧称奇,甚至有了另一种穿越的迷离感。

这个让人称奇的地方,就“藏”在商河县沙河镇辛庄村,面积达35亩的大院子里,除了库房内堆满了东西,偌大的院子也被“破烂”堆得满满当当。这些在外人看来不值钱“破烂”,在主人刘甲长眼里却都是宝贝。

1966年出生的刘甲长,是郓城县黄泥岗镇黄泥岗村人。1995年前,他在北京一高校后勤上班,一次跟同事外出,逛到了一处旧货市场,当别人看稀奇的时候,刘甲长却看到了其中的商机:一些旧东西,甚至是一些坏了的旧玩意儿,修好了就能卖出大价钱。“老百姓要扔掉的破圈椅,他们50块钱收了,修好后以2000多元的价格卖到美国,你说破烂值不值钱。” 刘甲长说。虽然知道其中“水很深”,但刘甲长还是决定进去“蹚”一下,于是他当年就转了行,在北京开了店。

刚开始,刘甲长主要是修旧家具,特别是一些老式的桌椅。这一行,讲究修旧如旧,所以对修复技术要求很高。刚开始,由于是外行,刘甲长需要把旧家具运到香港、泰国或美国进行修复,修好后直接卖到当地。但这种方式,费时费力,费用也很高,关键自己还学不到技术。后来,他就花高价请师傅来修,师傅干他就跟着学,没用多长时间,他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。

“当时也赶上了好时候,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,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,开始购买有历史感的传统家具。”刘甲长介绍说,“由于我们技术过硬,所以修复的老家具很对外国人的口味,销售情况越来越好,客户遍及亚洲、美洲及欧洲等。”

随着收购的东西越来越多,北京的场地不够用了。2021年,在朋友的介绍下,刘甲长开始搬家,把部分“破烂”搬到了现在的地方。

场地够大,刘甲长按下了收购、修复的“快进键”,农村旧房拆除、翻修替换或舍弃的木料,他都收购;农户搬家上楼不要的旧家具、生活用品及生产用具,他更喜欢。农民因此多了份收入,大量农村“破烂”也有了去处,他的院子简直成了“破烂博览园”。

收购不停,加工不歇。“现在车间里已有30多位专业修复工人赶工。”刘甲长介绍说,“销售情况也很好,国内的旅游景点、特色宾馆、新建民宿、农事体验园、乡村博物馆及国外的使馆、华侨华人等等,都有我们的固定客户,去年虽然有疫情影响,但销售额也在2000万元左右。”

刘甲长还介绍,下一步,他们除了扩大销售规模外,还将建一处展览馆,展示一些修复后有代表性的农村生活、生产老物件,留住乡村曾经的记忆,帮助人们记住乡愁。

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孙延伟 张涛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