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关注 >

“像牲口一样活下去”,威马汽车,很难“悬崖勒马”|今日视点

2023-05-15 21:56:20 来源:懂车帝

根据媒体日前报道,位于海南海口市的威马汽车4S店已全部关门了,海口约2000威马汽车车主权益,恐怕将无法兑现。这为2022年下半年多次传出资金链吃紧的威马汽车,再添新证据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当然了,“正面信息”还是不可少的,就在5月15日,威马汽车与诚通生态宣布达成战略合作;早在今年的3月份,威马汽车曾经宣布,在海外斩获万辆汽车订单,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2022年10月,威马汽车就传出了员工降薪的消息,当年11月,威马汽车销量仅为153辆,12月销量为30辆,2023年1月销量为11辆,2月销量为567辆,3月销量为255辆。

面对如此惨淡的情景,威马创始人沈晖,1月份在社交账号上发文:“活下去,像牲口一样活下去。”

如果说威马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掉队了,措词显然不准确,用断崖式下跌才对,要知道,2020年威马汽车还处在造车新势力中的第一梯队,当年销量为2.25万辆;2021年销量为4.42万辆,尽管增幅不小,相比“蔚小理”已经掉队了。

也就是说,威马汽车的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
原因恐怕有很多种,作为财经领域的观察者,更喜欢用资本角度去思考,闲闲财经认为,威马汽车,错过了一个绝佳的上市时机。

早在2020年,威马汽车就曾经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,2022年6月,才转战港股市场。

威马汽车之所以在2021年掉队造车新势力,资金肯定是重要原因,几家造车新势力,不仅绝大多数都上市了,甚至有的还在多市场上市,造车没有资金做后盾,那简直是痴心妄想。

威马汽车之所以冲击科创板未能成功,闲闲财经认为,由于科创板的板块定位,很显然威马汽车这样的企业,很难排上队的。而当初之所以非要在科创板上市,恐怕是因为A股估值高、圈钱多的原因。

麻烦就在于,前前后后耽误两年时间,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。

2022年,美联储激进加息,市场融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,转头申请港股上市,恐怕这时候的威马汽车,资金已经有点吃紧了。

而当资金链紧张的消息频传、销量断崖式下跌之际,想要在港股IPO,也就变得更加艰难。我们不禁要问了,是谁将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?

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威马汽车创始人,沈晖。

出生在上海,加拿大籍,哈弗商学院毕业,曾经加盟吉利,带领团队完成了著名的“吉利收购沃尔沃”事件,这履历足以说明他非常懂商业运作的。

而在威马汽车上市这个问题上,未能把握好时机,显然是玩砸了。

当然了,沈晖也不甘愿就此缴枪投降,资本运作这一套东西,毕竟是他的强项,2023年的1月,港股上市公司Apollo 出行宣布与威马汽车完成了战略并购,这就意味着威马汽车在港股市场已经拥有了“壳资源”。

有消息称,威马汽车最快将于2季度完成借壳上市,从而打通资本市场融资这一环节。倘若能够如此的话,威马汽车仍有一线生机。

闲闲财经认为,即便威马汽车能够实现借壳上市,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,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,2021年掉队,2022年深陷困境,2023年仍在“活下去”的路上,可以说,整整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3年,这三年不是能用金钱可以买回来的。

在没有绝对技术领先优势的情况下,威马汽车,很难“悬崖勒马”,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想要立足变得越来越艰难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